和教会休戚与共

分享这篇文章

疫情带给教会极大的冲击,这不在话下。但教内绊倒人的事带来的冲击却有过之而无不及。不论牧者、领袖或信徒在钱、性与权的软弱,或某些基督徒群体参与社会民生的公益事务造成教内的张力、纷争与分裂,都会造成信徒因而难过、灰心、冷淡或退却,甚至转换或离开教会。


平心而论,教会是蒙神呼召与拯救的罪人所聚合的群体,因此教内面对绊脚石或丑闻是在所难免的事。?


十字架为绊脚石

在新约圣经,最接近“丑闻”的希腊文词汇是σκ?νδαλον,指捕猎使用的陷阱或机关,也指凡是冒犯人、让人跌倒的言行或事物,即犯罪(太十六23;罗十一9,十四13,十六17;约壹二10;启二14)。主耶稣提醒人不要刻意让人跌倒(σκανδαλ?σ?),但是他也说明有的事其本意不是让人跌倒或犯罪,只是刻意叫人犯罪的才是罪行 (太十八6~9)。


同理,耶稣也可以成为绊脚石。因着耶稣的服事,生病的得医治,贫困的得安慰。然而,耶稣说:“那不被我绊倒的,就有福了。”(太十一4~5)为什么?因为他的所言所行,对相信他是救主弥赛亚的那些人是“福音”,但对诬蔑他是骗子假先知的那些人却是“祸音”。同样的,使徒保罗形容十字架的真理“在犹太人看来是绊脚石”(林前一23),因为神拯救那些单单相信耶稣基督的人(林前一21;加五11)。


教会为绊脚石

然而,这动词在另一语义范围也有负面的含义,就是刻意犯罪的言行造成的丑事、丑闻。保罗经常承受各地教会的丑闻,尤以哥林多教会为甚,有纷争、嫉妒、恼怒、自私、毁谤、谗言、狂傲、混乱的事,还有污秽、奸淫、邪荡的事,而且犯罪的不肯悔改。


可见地方教会的丑闻让保罗承受的心灵压力和情绪煎熬是何等严峻!他如何面对教会的丑闻?


应对绊脚石?

约翰加尔文在《基督教要义》第四卷一章讨论〈教会的丑闻可否作为我们脱离教会的理由〉这课题。他以哥林多教会及加拉太境内的教会为例。面对教会许多离开真道、犯罪不洁的基督徒,保罗并没有开除或咒诅他们。为什么?因为他承认并宣告他们是基督的教会和神所呼召为圣徒的人(林前一2),也在于他们没有弃绝施行圣礼,更没有停止传讲神的真道。


以后保罗写信给问题多多的歌罗西教会,提到他为教会受苦而感到喜乐(西一24~25)。诚如加尔文在《基督教要义》卷三第五章引用奥古斯丁,说明这段经文带给为教会受苦的基督徒清楚的灵性操练之意义和价值:基督徒为教会受苦是“见证基督既为我们舍己,我们也当照样为弟兄们舍命,使教会和睦并刚强信徒的信心。” 可见使徒保罗以及教会历代的仆人给我们应对绊脚石的楷模:因爱主我们愿和教会休戚与共。


亲爱的校友及神国同工们,我们不能避免天路上有绊脚石。大意的被它绊倒,小心的可越过它,而刚强的则踏上它,以此为踏脚石而被提升。面对教会的软弱与失败,关键是,你是否愿意因爱主而爱主的教会?


学院愿与您共勉,并一起为教会受苦的肢体祷告。?

分享这篇文章

相关文章

院长的话
Rev. Dr. Clement Chia

反思基督教的内卷

现代企业文化、领导风格与管理系统趋向专业化、部门化与精细化,造成了“内卷”现象频频出现。内卷的特征在于,过度竞争和精细化却无法有实质性的进步,并且过份强调细微末节的劳动分工,造成束手缚脚、事倍功半、停滞不前。

阅读全文 ?
院长的话
Rev. Dr. Clement Chia

坚守圣经的权威:神仍在说话

在圣经的权威和诠释受到自由派神学家激烈批判的年代,1952年创立的新加坡神学院,正是为了捍卫圣经为信仰、生活与道德的权威,而成为坚守圣经的见证。到现今这个日益世俗化的世界,我们依然坚信圣经的权威在于仍向世人说话的神。让我们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见证圣经的...

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