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饶恕

角声

教会与社会

分享这篇文章

饶恕是一个令人又爱又怕的主题,我们爱此主题,因为深知我们都会犯错,唯有获得对方饶恕才能卸下重担,重新开始。这也是一个令人害怕的主题,因为当我们被他人伤害而感到痛苦时,饶恕一词突然变得刺耳,任何劝慰我们饶恕的话语都似乎苍白。本文主要借马可福音十一章25节及引用相关经文阐述圣经中对于饶恕的教导,与读者共勉。

饶恕的内涵

圣经中“饶恕”的含义是“释放”、“抹去”、“解除”(罗八1;西一14;太十八21~27;约壹一9)。我们因为所犯的罪与过错,原本应受刑罚,但在蒙受饶恕之际,我们就被释放了,免去刑罚并且撤销指控,使我们不再活在这些指控之下。同样地,如果我们饶恕他人,那代表着我们释放他们,不再追究他们的过错,并且也解除对他们的指控,不再反复数算他们的过错。

饶恕也是无条件与主动的;马可福音十一章25节教导我们:“你们站着祷告的时候,如果有谁得罪了你们,就该饶恕他,好使你们的天父也饶恕你们的过犯。” 注意经文中在“如果有谁得罪了你们”与“就该饶恕他”之间并无任何先决条件,没有提出对方必须先道歉、认错,而是非常直接的,有人得罪我们,我们要主动饶恕对方。

主动饶恕对方并非代表我们默默忍受一切,圣经教导如果有人犯错得罪了我们,我们需要劝诫他(太十八15~17),但这样做是为了对方的好处,并非借以作为我们决定是否饶恕的条件。有些弟兄姐妹会感到困惑,饶恕是否代表与对方的相处方式必须与过去完全相同?从马太福音十八章15~17节可以看见我们仍旧要关爱他,但若是他坚持错误行为,关系的经营方式就会不同。此外,针对对方的软弱,例如他犯罪、得罪你是因为盗取你的钱财,纵使他懊悔并决意改变,立刻再请他管理你的钱财并非智慧之举,乃需要一段协助以及确认他改变的过程,再决定是否合适请他管理钱财。

饶恕是施予方给予受方的恩典,而不应该是受方理所当然的强求。圣经教导我们“所以你在祭坛上献供物的时候,如果在那里想起你的弟兄对你不满,就当在坛前放下供物,先去与弟兄和好,然后才来献你的供物”(太五23~24)。可见恩典可以白白给予,但我们得罪他人时,不应该滥用恩典,而是要负起责任,去道歉、和好、赔偿以及修正自己的错误。

不饶恕的影响

当我们不愿意饶恕他人时,对我们会带来什么影响?

1.不饶恕者不蒙饶恕

马可福音十一章25节提及我们该饶恕人,“好使”你们的天父也饶恕你们的过犯。这里的“好使”呈现出一个因果关系,你们要饶恕,以至于天父也饶恕你们。马太福音六章14~15节也清楚表明这样的因果关系:“如果你们饶恕别人的过犯,你们的天父也必饶恕你们。如果你们不饶恕别人,你们的父也必不饶恕你们的过犯。”

在这两段经文中,人人关系与人神关系之间呈现了平行关系,神要我们主动饶恕人,如同祂主动、无条件地饶恕我们一样。当我们愿意饶恕,这便将我们本身经历的救赎之恩活现出来,显示我们记得并且感恩。当我们不愿意饶恕他人时,就仿佛遗忘神饶恕的恩典;因此我们为己过求神赦免时,神会因应你不愿意饶恕别人、却求我饶恕的矛盾,而不饶恕你的过犯。在神眼中,一个不愿饶恕他人的人,是不能理解、也不能体会到神的饶恕恩典。

2.不饶恕使祷告受阻

我们可以从马可福音十一章25节的上下文,进一步观察耶稣对于饶恕的教导。

马可福音十一章12~14节记载耶稣在一棵枝叶茂盛的无花果树上找不到任何果子,这时虽然不是收无花果的季节,但这棵树此时若还无法产生青涩果实,其实也显示它今年将无法有任何收成,耶稣接着对树说:“永远再没有人吃你的果子了!”读者们常好奇为何耶稣咒诅无花果树,但唯有当耶稣再次经过此树时才揭晓答案。

马可福音十一章20~21节记载耶稣与众门徒过后再经过那棵无花果树,众门徒注意到无花果树连根都枯萎了,彼得见耶稣所言成真,便对耶稣说:“拉比,请看,你所咒诅的无花果树,已经枯萎了”。当我们观察耶稣对彼得的回应(22~26节),会发现耶稣借此事教导众门徒的功课乃围绕着祷告的主题。他提出祷告要对神有信心(24节),并且对人要有饶恕(25节),否则会成为人神关系的障碍(不蒙饶恕)。

马可福音十一章12~14节与20~26节之间,插入了 “耶稣洁净圣殿的事件”, 在15~17节,耶稣引用耶利米书七章11节,教训人圣殿应是一个祷告的地方,让人无所阻碍地来到神面前,如今人却将圣殿变为贼窝。耶稣又把殿里作买卖的人赶走,推倒找换银钱的人的桌子、卖鸽子的人的凳子,这些看似强烈的动作,表明了耶稣内心的急切,祂非常不愿意看见祂的百姓陷入如此处境,因此祂要把祷告的障碍清除,把人神关系之间的障碍挪开。这种文体的结构,是一个三明治的表达方式,A与C带出一致重点, B带出教导核心,同时两个事件(无花果树事件与洁净圣殿事件)也彼此相互映照同一主题,就是神看重人能毫无拦阻地来到祂面前祷告与敬拜祂。神看重此事,因此要清除拦阻!在洁净圣殿事件中,神主动、积极地除去我们到祂面前祷告的障碍,而在无花果树事件中,神呼吁我们要主动除去我们到祂面前祷告的障碍。在此脉络下我们可见不饶恕会成为祷告的障碍,因此我们要体贴神的心意,主动饶恕。

 

A. 马可福音十一章12~14节
无花果树事件

  • 耶稣咒诅无花果树

 

B. 马可福音十一章15~19节
耶稣洁净圣殿事件

  • 耶稣强调圣殿应是祷告之地,祂清除拦阻。

 

C. 无花果树事件

  • 耶稣借此提出与祷告相关教导,祂呼吁众门徒要清除拦阻:
    – 对神要有信心
    – 对人要有饶恕,否则会成为
    – 人神关系的障碍(可十一25)

 

饶恕的操练 当我们因他人的过犯而受伤害时,饶恕谈何容易!尤其当我们伤痕累累,满怀悲愤,更是难以面对。但越是如此,越显得神对我们饶恕的可贵,以及效法神饶恕是一份操练,以下提出三个简要操练方式:

  1. 单纯顺服并恳求圣灵赐予力量:我们需单纯领受神的饶恕教导而不逃避,在我们感到困难时,恳求神帮助我们,神必然回应我们的祷告,引导我们逐步胜过。
  2.  

  3. 反思自己的身份:在面对别人的过犯时,我们看自己是债主还是同为欠债人?主耶稣在马太福音十八章23~35节所讲比喻中,真正的债主与审判官只有一个,那就是神。我们都是欠债人,并且我们欠神的债是巨大的,相比之下,别人欠我们的债是小的。当我们知道自己不是债主,自然不 会纠结着别人欠我们的债,不会重复数说对方的过犯,坚持要让对方受惩罚。我们会让神来处理,我们可以劝诫对方,但目的在于挽回、帮助,不在于处罚。
  4.  

  5. 专注实践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当我们被他人得罪,冲击较大的情况下,有时不止是难以饶恕,也可能因为受伤,注意力被此伤痛抓住,在人际关系圈中变得退缩与敌对。这样的状态如同“卡住”,卡住是因为在此部分很难继续活出上帝的教导以及赋予我们的生命意义。此时我们可以做的是将目光从自己的伤口移开,自问我希望每一天生活由实践神赋予我的生命意义和价值来主导,还是由我的伤痛与恐惧来主导?盼望这个答案能协助我们冲破卡住我们的难关。

 


 

个人反思与小组讨论问题

  1. 目前在我的人际关系中,我是否有难以饶恕的 对象?我会在人前人后持续数算对方的错误 吗?阅读此篇文章后,你有哪些学习?你计划如 何将这些学习付诸行动?
  2. 目前在我的人际关系中,我是否伤害他人而尚 未向对方道歉、和好或作出补偿?若是,在阅读 此篇文章之后,你计划采取什么行动?

更多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