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周

辅导学系 (华文部)开放周
2025年8月4日至7日

辅导学系华文部诚挚邀请您参与2025年8月4日至7日于线上所举办的“辅导周”、即本系的开放周活动;活动期间,辅导学系 (华文部)的讲师群以及受邀客座讲员们,将提供心理辅导领域中的各项专题课程。参与者除了能够提升对特定心理辅导专题的认识之外,也能对新加坡神学院辅导学系华文部有更多了解。参与者无需支付任何费用,但欢迎以奉献来支持本院事工。

2025年8月4日(周一)

10:00 am – 11:00 am

疗愈中的改变与转化:理解来访者成长的动力机制

在心理治疗过程中,真正的改变往往并非来自某一种特定技巧,而是建立在一系列深层而复杂的内在历程之上。本课程将从多元治疗取向出发,深入探讨来访者在生命与治疗历程中实现改变与转化的关键因素,包括安全的治疗关系,对清绪的整理与承载,个人意义的重塑,以及建立未来愿景等。

讲员

从事心理治疗和婚姻治疗工作接近二十年,曾担任关怀辅导中心主任八年,目前是中心的资深辅导员。

于加拿大马尼托巴大学主修心理学,澳大利亚伊迪斯科文大学辅导硕士,新加坡国立大学心理治疗深造文凭。

截止报名: 2025年7月21日

2025年8月5日(周二)

2:30 pm – 3:30 pm

辅导与心理健康议题 – 认识情绪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情绪的本质,功能与历程,涵盖情绪的理论基础,发展脉络与跨文化差异,并探讨情绪在心理健康,人格发展及助人关系中的关键角色。课程将结合理论讲授与实务讨论,强化学生辨识,表达与处理情绪的专业能力,为未来进入咨商实务,进行情绪评估与介入工作奠定稳固基础。

讲员

来自台湾,曾任职于研究机构与非营利组织,以心理学专业服事人群,参与青少年事工与宣教士关顾,并于工作转换期间在海外参与跨文化训练。

在新加坡神学院装备后,期许以心理辅导服事有需要的人,并于推动心理健康与灵命关顾尽一份心力。

截止报名: 2025年7月21日

7:00 pm – 8:00 pm

心理学概论 – 学习心理学

我们每天都会吸收新的知识,或是通过生活经验而产生改变,改变无时无刻的在发生,这种奠基在经验的基础上,使我们的行为发生的改变的历程,正是学习。今天让我们透过心理学概论的学习 篇章,来认识学习的心理机制。

讲员

台湾国立台南大学谘商与辅导学系硕士。国立台湾师范大学教育心理与辅导学系博士。现任台湾新生医护管理专科学校 心理谘商中心专任心理师。专长为青少年心理谘商与辅导、学校辅导系统工作、基督徒灵性谘商。

截止报名: 2025年7月21日

2025年8月6日(周三)

10:00 am – 11:00 am

发展心理学 – 婴幼儿期的认识发展

本次讲课将探讨婴幼儿期的认知发展。我们将从皮亚杰的理论出发,并引入后续的发展观点。其中之一是讯息处理理论,用以追踪儿童认知能力的萌发过程。接着,我们将介绍维果斯基的理论,以强调认知发展的文化根源,并解释为什么孩子在玩耍或做事时有时会自言自语。

讲员

冯芸翎在大学、社区和医疗保健各领域中有多过十年的丰富辅导经验。她的教授范围包括对于生活调适、婚姻问题、育儿、护理和心理健康方面。

截止报名: 2025年7月21日

7:30 pm – 9:30 pm

教会冲突之反思(1) - 从行为科学角度的反思(第一讲)

当教会成员出现分歧时,可能会有四种结果:彼此疏远、公开冲突、表面和解或健康对话。虽然常说「爱心可以化解冲突」,但在情绪激动时,爱心常被误解、忽略或压抑。小分歧演变为大冲突,往往是因“情绪-印象-行为”的恶性循环:情绪受伤形成负面印象,导致负面行为,进而加深误解。个人冲突若未妥善处理,也可能因“站队”与群体认同转变为群体冲突。而在信徒之间,冲突常涉及认知偏差,如选择性感知、归因错误和刻板印象,进一步阻碍理解与修复。

讲员

香港宣道会北角堂会友。 毕业于香港大学、中国神学研究院、及伊利诺州大学。 退休前在香港大学心理系任教社会心理学和组织心理学达32年,与萧寿华牧师合着有 《相爱又相争: 教会冲突的再思》。

截止报名: 2025年7月21日

2025年8月7日(周四 )

7:30 pm – 9:30 pm

教会冲突之反思(2) - 从行为科学角度的反思(第二讲)

当教会成员出现分歧时,可能会有四种结果:彼此疏远、公开冲突、表面和解或健康对话。虽然常说「爱心可以化解冲突」,但在情绪激动时,爱心常被误解、忽略或压抑。小分歧演变为大冲突,往往是因“情绪-印象-行为”的恶性循环:情绪受伤形成负面印象,导致负面行为,进而加深误解。个人冲突若未妥善处理,也可能因“站队”与群体认同转变为群体冲突。而在信徒之间,冲突常涉及认知偏差,如选择性感知、归因错误和刻板印象,进一步阻碍理解与修复。我们可以透过认识这些自然过程、练习自我觉察、主动倾听与属灵操练,在爱中回应冲突,打破循环,建立和解的可能。

讲员

香港宣道会北角堂会友。 毕业于香港大学、中国神学研究院、及伊利诺州大学。 退休前在香港大学心理系任教社会心理学和组织心理学达32年,与萧寿华牧师合着有 《相爱又相争: 教会冲突的再思》。

截止报名: 2025年7月21日

注册